|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龍卷風,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00千米以上,它們能卷起樹木和房屋,卻無法撼動堅實的大地。更何況,地球上并不是處處都刮著這樣猛烈的大風。
1999年5月,在不到21小時內,俄克拉荷馬州和堪薩斯州總共爆發(fā)了74場龍卷風。圖片來源:NOAA網站
看來地球上不太可能,不過,其他星球呢?
金星擁有一層濃密的大氣,行星表面大氣壓是地球表面的92倍。這層厚密的大氣還以每秒100米的速度繞著這顆行星飛馳,相當于每小時360千米。如此全球性的狂風,會把金星吹動嗎?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行星科學家托馬斯·納瓦羅(Thomas Navarro)及其同事,利用計算機對此進行了模擬。他們的模擬表明,金星大氣層可以對表面的山體一側施加足夠大的推力,而對另一側山體施加吸力,這樣的作用足以影響金星的自轉速度,讓金星上一天的時長,在一個晝夜間就加快2分鐘。這一研究成果于6月18日發(fā)表在《自然》上。
金星上的一個晝夜約等于地球上的243天,相比之下,這2分鐘的變化只算是九牛一毛。不過,人類確實還沒弄清楚金星上的一天有多長。不是人類沒有嘗試過精確測量金星的自轉,而是不同測量得到的結果不同,對金星上一天時長的測量數(shù)值,偏差可達7分鐘之多。
這項研究表明,之所以測量結果老對不上號,可能是因為風吹動了金星的自轉。當然,其他作用力對此也有影響,比如太陽的引力,就在減慢金星的自轉。
曉號探測器??攝到的金星大氣層上的波紋。圖片來源:JAXA
他們的模擬結果還首次解釋了金星大氣層頂部發(fā)現(xiàn)的一道10000千米長的“波紋”的成因。這道波紋是2015年被日本的曉號探測器拍到。在地球上,當氣體流過山脈時,也會在大氣層中產生類似的波紋,但當反向的風吹來后,這些波紋通常會迅速消散。金星大氣層的自轉比地球大氣層快得多,而且氣流方向非常一致,因此波紋可以持續(xù)很長時間。
日本東京立教大學行星科學家福原哲也(Tetsuya Fukuhara)說,“這項研究十分有趣。”他是當年發(fā)現(xiàn)金星大氣波紋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表示,研究成果不但有助于解釋波紋的來源,還能夠解釋金星表面的特征如何影響大氣層。“這是金星大氣科學里最重要的問題。”
未來的金星著陸器,可能會對金星的自轉作更加精確的測量,或許能夠最???揭示,金星上的風如何吹動了這顆行星。(編輯:St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