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將這種新型智能紋身命名為“DuoSkin”。最近,MIT的官方網站上對這項新技術進行了具體的介紹和描述。預計在下個月,該技術還會在一個可穿戴研討會上進行完整的展示。
研究人員表示,你可以利用任何圖形軟件來設計一個回路,將這種紋身印在金箔紙上(金箔可以導電),然后再將其安裝到商用的材料和組件中,如此一來,你就可以使用紋身來與產品進行互動了。你甚至可以通過撥弄紋身來控制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其他聯網設備,將紋身與電腦或智能手機連接后,只需手指在紋身上滑動就能實現對App的控制。
在研究報告中,談到了這種智能紋身的三個關鍵性的用處:第一,你可以通過它將皮膚變成一塊“觸摸板”,用來遠程操作你的智能手機或電腦;第二,你可以自行設計紋身,讓它能夠可以根據溫度或者你的心情來變換顏色,MIT的研究人員就展示了這樣的一張圖片,在圖片中,紋身內植入了LED燈,它可以在皮膚上創造類似發光顯示屏一樣的效果;第三,你還可以從紋身中獲取一些數據,用它來進行數據傳輸,例如傳輸膚質信息,或者把手機里的電子券傳輸到紋身中。
更酷炫的是,MIT甚至還專門開發了一個情侶之間的交互應用,名叫“Couple Harmony”。當你的男(女)朋友開始生氣時,紋身里的LED紅燈就會亮起發出警告。這樣一來,大家就能在對方發飆前預先了解對方的情緒,做好“防范”措施,避免踩到“雷區”。
其實,探究如何將人類的皮膚賦予觸摸屏功能,這樣的研究早前就出現過。在2010年,卡內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的一名學生就與微軟研究院合作,展示過一款名叫“Skinput”的產品,它可以將手腕和手背變成手勢、手指輸入層。這項產品包括一個微型投影儀,還有一個壓力傳感器,以及電池系統。只要把這套裝置佩戴到胳膊上,再用手指觸摸投影到胳膊或手掌上的圖像,壓力傳感器則會測量到來自手指的加速度和力度,從而判斷出你想實現的操作是什么。只是,這款產品的制造成本很高,而且還需要設備將界面投放到皮膚上才能夠完成操作,對于用戶來說不夠便利。
相比而言,這次展示的Duoskin紋身的使用方法就非常簡單,事實上,它更像是一些健康和消費品行業的公司正在研發的“智能貼片”。Duoskin紋身可以像臨時紋身一樣使用,我們可以將紋身貼在皮膚上、貼在濕布上,還可以輕松地摘下紋身。如果你不喜歡紋身的圖案,還可以隨時換掉它。
Duoskin紋身的出現也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可以與時尚相結合,而可穿戴設備,也不再只是硬邦邦的機械或者設備,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智能可穿戴設備會變得越來越便利,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