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60多位資深專家匯聚一堂,評審國家電網公司2012年海外專利申報計劃,這次申報的專利涉及特高壓輸變電、智能調度、新能源發電及接入等多個技術領域。“國家電網公司已逐步在重點技術領域形成專利國際布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家電網公司近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評審專家頗有感觸地說。
2008年4月28日,國家電網公司2008年第二季度工作會議暨科技工作會議提出“一流四大”科技發展戰略,即建設一流人才隊伍、實施大科研、創造大成果、培育大產業、實現大推廣。同年7月28日,國家電網公司被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命名為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
在“一流四大”科技發展戰略引領下,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工作進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從2006年到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22項,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6項,科技獎勵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打造科技創新體系
“國家電網公司在特高壓輸電、電網建設、大電網仿真等科技領域已實現了很多世界第一,而且正在創造更多的世界第一。”2007年9月28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到公司考察時,對國家電網公司打造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給予高度評價。
國家電網公司擁有眾多科研、試驗機構,但歷史上形成的粗放、松散、多層級的管理模式,卻降低了科研效率。如何整合龐大的科技資源,使科技投入發揮出最大效益?
對內,國家電網公司整合直屬科研單位和二級企業科技資源,形成技術創新的核心力量;對外,國家電網公司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戰略聯盟,重點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比對驗證,通過與國外研發機構和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開展國際標準制定工作。
隨著科研資源整合,國家電網公司逐步形成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國網能源研究院為骨干,省級科研機構為支撐,系統外部科研力量為協同的高效科研創新體系,培養和鍛煉了一批科技人才和團隊,建成首批設立在企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首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了公司三級實驗室體系,建成了世界一流的電網綜合試驗研究平臺。
國家電網公司試驗研究能力得到極大提高: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國家級研究檢測中心建成,在并網試驗測試和研發方面創造了6項世界第一;國家能源智能電網技術研發(實驗)中心獲國家能源局授牌;“電力系統仿真國家工程實驗室”和“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設計平臺”通過國家驗收……
“正是有了一流的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創新能力才能達到一流,我們才有條件承擔眾多重大項目。”公司科技部負責人說。
研發關鍵技術裝備
有一件事對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工作者觸動很大。幾年前,國家電網公司所屬科研機構考察團到一家國外大公司考察。參觀過程中,該公司禁止考察團進入大功率電子實驗室,經交涉,只有3位中方代表被允許在實驗室全部斷電的情況下參觀10分鐘。“這種嚴格的技術封鎖,歸根結底是因為當時我們技不如人。”一位考察團成員感慨地說。
核心技術事關企業競爭力,國外大型電力裝備制造企業傾向于嚴格的技術封鎖,引進加創新的技術路線行不通了。要保障電網安全,必須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堅持走以我為主、自主創新的國產化路線。國家電網公司根據我國國情和電網發展規律,確立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方向,主持了電網技術領域所有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
特高壓技術就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2011年12月16日,國家電網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特高壓串補裝置,伴隨著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的投運正式應用,核心部件全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這只是中國特高壓技術領跑全球的一個縮影。從2006年開始,國家電網公司組織了70余家單位、上萬名科技人員參與特高壓關鍵技術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成果。2009年,國際電工委員會成立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委員會,并將秘書處設在公司,這大大提升了我國在國際電工領域的話語權。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在電網關鍵技術領域形成“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方案設計、絕緣配合、電磁環境等關鍵技術研究快速推進;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實現5大技術突破;亞洲首條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在上海投運……
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吸引了眾多參觀者,一系列智能電網關鍵技術成果在百姓面前集中展示。這是公司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推廣新技術的縮影。
科研成果向生產力快速轉化的奧秘何在?關鍵在于抓好研發和推廣兩個環節。
今年6月12日,我國首座新建330千伏智能變電站——陜西西安新盛變電站投運。該站在設計、施工中應用了“三通一標”“兩型一化”等電網建設標準化成果,成為節能、節地、節水和節材的工程典范。國家電網公司通過科研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兩型一化”“兩型三新”等電網建設新技術,大幅提升了電網技術含量、服務水平和綜合效益,全面提高了電網建設和生產管理水平。
今年2月23日,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家電網公司作為大會經驗交流單位發言。憑借廣泛的原創性成果,國家電網公司建立了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十一五”期間共參與制定、修訂470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國家電網公司還積極參與國際學術和標準化組織,標準國際化實現重大突破,為我國成為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常任理事國奠定基礎。自2009年起,公司共提交IEC標準提案13項,其中8項已獲準立項。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完成第一批電力標準英文版翻譯,發布《中國標準化》英文專刊,成功申請成立IEC智能電網用戶接口項目工作委員會,成為繼申請成立IEC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委員會之后的又一標志性成果,實現了我國從被動采用國際標準到主動引領國際標準制定的突破。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知識產權培育能力不斷加強,管理模式更加健全,管理體系持續優化。“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申請專利9779項,累計擁有有效專利6528項,2008、2009年專利申請量和2009年授權量躍居央企第一。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申請國家專利6253項,獲得專利授權4010項,其中發明專利533項。這些專利布局完善、結構合理,形成了技術起點高、專業覆蓋面廣的專利體系,有效保護了國家電網公司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