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工廠中,人類、工件和生產設備將彼此通信,生產線將實現全面網絡化并自主控制生產過程,不僅顯著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減少資源使用,使經濟效益最大化,更核心的是從大規模批量生產,轉向對個性化需求的滿足。”這是工業4.0給人們描繪的一幅美好藍圖。近日,惠普大學惠州分院資深供應鏈管理專家汪洋給仲愷企業家們帶來了《工業4.0實踐分享》課,生動地解答了企業家們的疑問。
節能環保是工業4.0底線
“工業4.0對生產方式的巨大影響,將促使企業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轉型、從生產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王洋說,但是,企業實施工業4.0需要一系列的硬件基礎,比如,柔性生產是工業4.0實施的出發點,工廠標準化與自動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石,工業機器人是最佳助手,精益生產重要補充,當然了,節能環保是工業4.0的底線。
“此外,工業4.0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敏捷供應鏈是基本保障,供應鏈管理是對從供應商到客戶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集成管理,以實現供應鏈價值的最大化。”王洋提醒現場企業家不能忽略這些軟性因素。
王洋還講到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和建議。他提到,目前,工業4.0尚沒有完全成熟的模板拷貝,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分模塊逐步實施,企業實施過程中不應過度追求先進和自動化率,客戶個性化需求并不意味著無限個性化。先進企業應該加強在工業4.0方面的人才建設。
“在實施過程中,企業還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安全的挑戰,智能網絡中的數據安全問題。”據王洋透露,最新一項研究表明:44%的企業每個月至少受到一次網絡攻擊,只有13%表示從來沒有在互聯網上受過攻擊。“所以企業要及早進行安全性設計,創造一種安全架構,以便以非常高的準確率實時地識別系統的異常行為,并能恰當地應對這些異常。”王洋建議。
依托產業教育云基地吸引優質教育資源
此次《工業4.0實踐分享》研討會由仲愷“互聯網 ”產業教育云基地承辦,目的是為了讓仲愷區內企業更加深刻了解工業4.0。
去年,仲愷高新區與惠普大學聯手打造的仲愷“互聯網 ”產業教育云基地,致力于新的學習技術和理念建設,已成為園區企業提供一個功能強大、操作便捷的企業培訓與學習平臺,除了對基于電腦端的在線培訓提供支持,同時也支持面授培訓、移動學習以及混合式培訓。通過該平臺,仲愷高新區既可以面向企業提供統一的產業教育培訓服務,也可以實現各企業內部培訓的更高效的管理,以更好的支撐園區和企業的發展目標。
惠普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仲愷“互聯網 ”產業教育云基地,仲愷將吸引更多優質教育資源落地,打造優質產業教育生態圈,助力其服務惠州并輻射廣東,成為該地區白領的學習圣地,產業人才的培養也能夠得以體系化。此外,該基地建成之后,將帶動整個產業實現轉型升級,通過人才的培養促進產業的高速發展,在招商引資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