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美國一個供電運營商EPB在查特怒加市大規模安裝了智能電表、智能脈沖式重合器、智能開關等,通過這些安置了傳感器智能設備,位于美國中部的查特怒加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如此大規模鋪設智能電網的城市”,惠及200萬城市居民。
所謂智能電網,是指將供電端到用電端的所有設備,通過傳感器連接,形成一個細密的用電網絡,并對其中的用電信息加以分析,以達到優化用電資源最佳配置的目的。
EPB總裁HaroldDePriest在鋪設電網的時候稱,“在暴風季節,停電時間的減少可以為查特努加市企業節約4000萬美元到4500萬美元,并幫助EPB公司節約600萬美元到700萬美元的成本。”
根據FastCompany的報道,智能電網給EPB帶來了好的變化,抄電表也不必派出數量龐大的員工,同時公司也終于可以通過檢測用電高峰和用電低峰來靈活制訂電價。最重要的是,在斷電的時候,智能電網能夠自動檢查關鍵的損壞部位,進行建議的故障排除,甚至在維修人員在維修電網的時候,自動找到可替代的供電電路,把斷電的損害降至最低。
今年6月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僅能夠保證54年的生產需求,天然氣僅能夠保證64年的生產需求,煤炭僅能夠保證112年的生產需求,雖然世界各國已經在積極推廣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但化石能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是主要的能源來源。
若要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現有供電網絡的利用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智能電網通過即時偵測電力的消耗,同時整合其中的數據,達到了提高電力利用效率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廣。然而,涉及基礎設施的發展,需要當地政府、企業、公眾三方面的配合,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