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亚洲 日本-欧美 日韩 成人-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另类 精品一区视频-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99久久精品免费

 

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分析報告

   2017-02-14 圖說智能化2810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
 目前,我國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 

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傳感器產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近年來,國內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5年以來,在智能化電子產品不斷涌現,物聯網智能終端與整機產品制造市場穩定發展的帶動下,傳感器產品國產化需求不斷增大,為國內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自主MEMS傳感器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受物聯網快速發展的帶動,傳感器市場規模也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未來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左右。 

產業綜述 

一、傳感器企業規模 

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的生產和研發的企業,其中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有50多家。同時,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如工業自動化、農業現代化、航天技術軍事工程機器人技術、資源開發、海洋探測、環境監測、安全保衛、醫療診斷、交通運輸、家用電器等。 

二、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建立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的傳感器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雙加工程”,即“加快力度,加快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建立了中國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生產基地。 

目前,國內有三大傳感器生產基地,分別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規模經濟;陜西省敏感技術產業集團公司,主要是建立電壓敏、熱敏、汽車電子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黑龍江基地主要建立氣、濕敏規模經濟為主要目標。 

三、傳感器產業地域格局 

我國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長三角區域:以上海、無錫、南京為中心。逐漸形成包括熱敏、磁敏、圖像、稱重、光電、溫度、氣敏等較為完備的傳感器生產體系及產業配套。 

珠三角區域:以深圳中心城市為主。由附近中小城市的外資企業組成以熱敏、磁敏、超聲波、稱重為主的傳感器產業體系。 

東北地區:以沈陽、長春、哈爾濱為主。主要生產MEMS力敏傳感器、氣敏傳感器、濕敏傳感器。 

京津區域:主要以高校為主。從事新型傳感器的研發,在某些領域填補國內空白。北京已建立微米/納米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部地區:以鄭州、武漢、太原為主。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模式,在PTC/NTC熱敏電阻、感應式數字液位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等產業方面發展態勢良好。 

此外,傳感器產業伴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在其他區域,如陜西、四川和山東等地發展很快。 

發展階段 

隨著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物理技術、化學技術等多方面技術的迚步,傳感器也在仍傳統型向新型化方向發展。 

傳感器的新型化主要體現在微型化、智能化、數字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點。新型傳感器的這些特點是傳感技術演進的結果,也是新時代智能傳感技術的要求。 

驅動因素 

一是市場帶動。 

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傳感器產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進為傳感器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在智能農業、智能工業、智能交通、建筑節能、智能環保、智能電網、健康醫療、智能穿戴等領域,傳感器都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二是技術拉動。 

近年來,國內外從事傳感器技術研發的機構和投入都不斷增多,傳感器技術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隨著先進傳感器、新型傳感器、低成本、高性能傳感器的不斷研發成功,傳感器應用的成本將不斷降低,應用效果將不斷提升,從而拉動傳感器產業的持續發展。 

三是政策推動。 

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后出臺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并在積極研究出臺支持傳感器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未來傳感器產業將會面臨更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傳感器產業將會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四是整合促進。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傳感器產業并購整合不斷增多,國外大型傳感器企業已經通過并購形成了各自的技術優勢,國內傳感器企業的并購重組、做大做強也已開始,如歌爾聲學、航天電子、東風科技等企業不斷通過并購增強競爭力。 

未來,國內傳感器領軍企業的形成將大大增強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市場規模 

我國傳感器產業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高端產品自給率不足。 

截至2013年底,我國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的企事業單位共2000多家,從事微系統研制、生產的企業有50多家,產品種類共計6000多種,年總產量40多億只,市場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 

但我國傳感器小型企業占比近七成,產品以低端為主,高端產品進口占比較大,其中傳感器約60%,傳感器芯片約80%,MEMS芯片基本100%。

近年來,國內傳感器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11年傳感器市場規模為480億元,2012年達到513億元,2013年達到640億元,2014年則超過800億元。 

市場格局 

受傳感器巨大前景的影響,中國的傳感器企業也在不斷增多,主要有華工科技、蘇州固锝、大立科技等。 

在傳感器技術的面,我國企業已基本掌握了中低端傳感器研發的技術,并逐漸在向高端領域拓展。和國外的差距為我們的增長提供了空間,也指明了的向,并且中國這幾年在電子信息技術的面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所以在巨大市場需求的刺激下,在眾多本土企業的參與下,中國傳感器企業有望取得驕人的成績。 

市場需求 

2014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5447萬輛,千人保有量首次超過百輛,達到113輛/千人,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770輛/千人,差距非常大。 

隨著我國具名收入水平的提升,未來我國的汽車增長空間巨大,相應的對汽車用傳感器的需求也會發生快速的增加;;消費電子方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幾乎成為多數人的必備,鑒于該部分產品基數比較大,未來增速會比較慢,但絕對數量的需求仌然會很大,該領域將成為傳感器市場的一支穩定的需求力量,新的電子產品的快速開發也會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新增需求力量。 

并且,未來幾年智能制造市場、智能家居市場的產品都會發展的比較成熟,之后的市場擴容會進行的比較快,這也會帶動傳感器的需求。我們認為汽車電子市場、消費電子市場等將是傳感器的主要需求力量。 


 
0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智能輸送新聞
推薦圖文
推薦智能輸送新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怡鵬達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粵ICP備2023057463號  |  粵ICP備2023057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