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發布陸續實施 PLC安全有保障
2016年10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16年第17號公告,GB/T33130-2016《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規范》等315項重要國家標準將陸續實施。
這批標準結合了DCS和PLC核心技術及工程實踐,涉及網絡安全、健康安全、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現代農業等多個方面,包括GB/T33008.1-2016《工業自動化和控制系統網絡安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GB/T33009.1-2016《工業自動化和控制系統網絡安全集散控制系統(DCS)第1部分:防護要求》等。
《工業自動化和控制系統網絡安全》系列標準填補了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空白,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網絡安全標準體系,促進我國自主工業控制系統網絡安全產業和管理體系的形成,有力地保障了國家基礎設施安全和國家利益安全。
承擔新挑戰 PLC已成智能制造先行官
未來5年內,無論是工業物聯網快速普及,還是云服務逐漸進入制造業,都需要PLC提供直接與MES、ERP等上層管理軟件信息系統的接口,PLC系統一定要全方位適應智能制造的新需求,否則PLC制造廠商將遭遇嚴峻挑戰。
在智能制造系統中,PLC不僅僅是機械裝備和生產線的控制器,而且還是制造信息的采集器和轉發器。盡管人們較普遍認為PLC硬件技術進步是漸進的,但也不能否認,PLC的硬件技術一直在為滿足工業4.0和智能制造日益清晰的要求積累經驗。為迎接工業4.0及智能制造的挑戰,PLC必須具備綜合的性能,即更小的體積,更高的I/O密度,更多的功能。
當前,電子工業的發展讓元器件尺寸不斷縮小,為了適應市場需求,PLC功能也在不斷提升,許多特性從高端向低端遷移,使得中高端PLC也可提供更小、更緊湊的解決方案。PLC是工業自動化系統中的核心元件,也是工業控制中最“接地氣”的部分。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推進制造業智能化的任務日益迫切,如何滿足工業4.0時代中凸顯的個性化需求成為PLC面臨的問題。
最新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去年PLC市場同比下降幅度已有所減小,未來市場份額,中小型PLC上升最快的。當前,中國經濟正在步入新常態,PLC的商品化嚴重,軟件和服務帶來的附加價值將更受供應商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