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消息,家電業正在互聯網化。繼兩會“互聯網+”戰略首次被納入國家經濟頂層設計之后,為家電業指出2015年產業趨勢,家電企業將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的探索更為積極,家電行業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也開始了“革自己的命”。
作為一個老牌家電企業,難題并不是固守,而是創新。如何在當下和不遠的未來獲得新興消費群體的認可?在互聯、互控、互享的智能化、大數據時代,“拓荒者”長虹在2014年已經先行了一步,跨界融合,推出CHiQ智能家電。
從搶占智能家居高地的三駕馬車CHiQ電視、CHiQ冰箱、CHiQ空調,到以企業信息化管理為支撐的“智能化系統管理平臺”,從長虹近一年的動作來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智能終端的企業,一個大數據的企業。擺脫傳統家電制造企業的定位,以信息化助推企業轉型,是長虹多年來一直布局的一盤大棋。
變革,是長虹必須要經歷的一場洗禮。長虹對行業趨勢與消費趨勢精準定位,變革不僅在于管理。當智能化成為大勢所趨,順應潮流的長虹理所當然成為家電行業信息化的領跑者。
據媒體報道,長虹擁有一支800多人的軟件與服務團隊,未來,這一團隊的規模還將擴展到3000人,這在行業內并不為多見。
年輕的IT團隊將軟件開發、結構開發、電路設計等所有的設計開發工作都集中到集成的云平臺上,運用大數據重新思考產品與人的關系,一方面改善產品的終端體驗,另外一方面讓產品對于人的價值,從功能、應用向服務延伸,為企業和經銷商創造更多的生存空間。
通過互聯、互通、互控,實現信息和數據的協同共享,通過大數據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讓智能家居的全部想象得以發生。長虹十多年來的信息化“修為”,似乎在此時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