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智能生活事業部高調宣布推出“空氣云”解決方案,殺入空氣凈化器市場,這也是該部門成立一個月以來推出的第一套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其實,阿里并不是剛剛涉足智能家居,智能生活事業部正式成立之前已經推出智能廚電等產品和方案。但此次集結了天貓電器城、淘寶眾籌、阿里云等團隊的智能生活事業部作為一個獨立部門,顯然是沖著方興未艾的智能家居市場。在小米、360、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宣布智能家居戰略之后,阿里這家電商巨頭也正式加入戰局。
但對于目前各大互聯網公司鼓吹的智能家居戰略,或許更多的還是停留在概念,或者是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正如阿里智能生活事業部產品經理釋空(記者注:阿里花名)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在智能家居領域,硬件終端的智能化速度遠遠慢于互聯網和軟件的發展,這兩個環節并不匹配。”
什么是智能家居?阿里在“空氣云”發布會上有一個定義。家電智能化進程有三個階段,第一步是讓設備與手機相連,即遠程控制。手機將成為用戶管理和營銷入口。第二步是設備互聯。譬如當有人撬動家里的安防系統,安防系統就會自動啟動攝像頭拍攝嫌疑人,攝像頭再啟動電腦,將資料發送到相關安全資料庫進行備份。第三步,是設備與人之間聯動。設備將感知人的使用習慣,個體屬性,并根據這些進行精準判斷。比如空調會在用戶進入房間后自動開啟,根據室內溫度和人體溫度自動調節最適合的溫度,在用戶進入睡眠狀態后隨著人體溫度的下降,適度提高溫度從而使用戶體驗更舒適。
顯然,從這個過程來看,要實現家居的智能化,僅依靠互聯網企業是難以實現的,這個產業鏈涉及入口、系統軟件、終端設備以及最核心的智能算法四大關鍵環節。因此,在互聯網群雄逐鹿的智能家居市場,從各家的優勢和短板來看,最終會鹿死誰手?
入口與系統之爭
去年年底,小米創始人雷軍宣稱小米將投資100家智能硬件公司,這被視為小米大規模布局智能家居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但與直接切入硬件終端的“小米”模式不同,阿里、京東、360則更多的選擇了開放合作的模式。
據釋空介紹,在阿里智能家居的業務板塊中,淘寶眾籌主要是為智能硬件的創業企業提供資金,智能云提供底層技術支持,百川計劃則為企業移動應用開發提供平臺,天貓電器城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銷售渠道。顯然,阿里的智能家居依然延續其平臺戰略,核心切入口在于銷售渠道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技術的服務提供方面,同樣,在360、京東的智能家居戰略中,大數據、云計算也是常常被提到的優勢。
但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產業鏈并非依靠某一兩個環節的優勢就可打通,四道門檻缺一不可。首先是入口,各家優勢不盡相同。小米手機2014年的出貨量達到6112萬部,今年一季度的銷量也達到1498萬臺。目前,手機依然被視為智能家居的主要入口,因此小米憑借龐大的手機市場規模,在入口方面領先一步。與小米相對應的是360,其通過軟件的方式天然占據了流量入口。
而阿里和京東目前在入口方面則主要通過APP的方式,阿里推出阿里小智,京東則發布智能硬件超級APP。相比小米、360天然的流量優勢,阿里和京東在入口方面則需要以智能硬件逐步驅動。但相較京東,阿里系的支付寶錢包則是另一大移動端的天然流量入口,目前用戶數已達到2億左右。
而再深一層次,各家則出現了混戰的局面。據了解,幾家互聯網公司都進入智能家居的軟件系統領域,小米依托其原有的系統生態,其它各家或自己研發,或與軟件系統廠商合作向硬件終端廠商推薦各自的方案。
“目前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就是各家的系統不兼容。”釋空表示。一位空調生產廠商的高管向記者稱,現在和幾家互聯網公司都有合作,但因為他們的系統互不兼容,因此我們只能選擇單品合作,在產品上進行區分。從商業競爭角度來看,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想打造自己的閉環生態,向競爭對手開放并非易事。但從用戶角度而言,這樣的模式無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對此,釋空表示,阿里也在想辦法推動行業聯盟,希望在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實現各大系統的兼容。
硬件短板和算法門檻
如果說入口和軟件系統是互聯網企業所擅長的,那在硬件領域,其則處于被動狀態。釋空表示,軟件比較輕,發展得相對較快,而硬件的研發、投產等周期較長,加上硬件技術的制約,其目前并不能完全與互聯網企業所期望的狀態匹配。而最為關鍵的是,硬件的智能化主動權掌握在美的、格力這樣的硬件廠商手中。
釋空稱,在硬件領域,手機的智能化程度已經很高,但諸如冰箱、空調等智能化的程度依然有待提升。他舉例稱,手機基于屏幕,用戶只要按照步驟操作馬上可以感受到服務,比如撥打電話,很容易滿足用戶需求。但對于家電而言,其提供的服務看不到,并且交互程度很低,比如空氣凈化器,啟動后的幾個小時內是沒有什么交互的,只有當設備采集了足夠的數據并計算后,才能實現與人的交互,這個在技術上實現智能化是有一定難度的。
同時,即使技術實現,元器件成本也是廠商考慮的因素,之前一個空氣凈化器芯片的價格都要幾百元,“現在有所下降,包括通訊成本在內,整個產業鏈在趨于成熟。”釋空表示。但無論是元器件,還是終端廠商,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整合難度都極具挑戰。
但當硬件終端的底層架構足夠智能后,算法依然是各家互聯網公司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釋空也表示,“算法將是各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關系到智能設備是否能實現精確的自動管理。”
而這個核心競爭力則給予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釋空以空氣凈化器為例,比如兒童的治理模式,大概在小孩兒睡覺之前一個小時,根據家里的空氣污染情況以及期望值,開啟空氣凈化器,以最大動力運轉將空氣凈化到合適的狀態,要精確到寶寶睡覺時將風量調整到最優狀態,并進行間歇性調整。
“智能家居的最終狀態是設備自動服務于人,因此算法的精準度直接影響設備的服務質量。”釋空表示,“目前市場還沒有一個標準的算法,各家都在自己摸索。”
互聯網巨頭進軍智能家居,摸索的不僅是算法,而是摸索整個產業鏈條和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