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業務涉及航空產品、樓宇和工業控制技術的《財富》100強之一的霍尼韋爾想給自己貼上智能家居這一新的標簽,并選擇了用智能空氣凈化器來作為中國市場的切入點。
5月7日,霍尼韋爾在北京798內的一座美術館里發布了最新的智能空氣凈化器Air Touch-S。相比上一代的Air Touch,新產品加載了升級版的移動端APP,可以實現實時監測和遠程操控兩種功能。
這家有著100多年歷史的美國公司在工業制造技術領域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它所生產的儀器儀表曾幫助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埃德溫·巴茲·奧爾德林(Edwin"Buzz"Aldrin)登上月球,在汽車、建材、建筑甚至染料、制冷劑等領域也都有涉及。
現任霍尼韋爾智能家居總經理的馬榮駿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一些人所熟知的航空航天和汽車業務,但還有很多其他領域的技術并不被外界所知。“我們在全球大概有兩萬多名工程師,其中一半以上在做軟件。現在我們想把自己所擁有的領先技術進行整合,更多用于民用產品。”
讓B2B和B2C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是這家公司未來努力的方向,但在多元化的業務當中,霍尼韋爾認為以智能家居做切入口最為合適。
從霍尼韋爾的發展史來看,這家公司很多核心的技術都會涉及到住宅領域,最為美國消費者熟知和認可的便是可以用來調節室溫的溫控器產品。由于可與空調、熱水器、燈具等其他設備連接,溫控器在美國甚至被看做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此前備受科技界關注的Nest公司便是借助一款智能溫控器而迅速成名。
霍尼韋爾這些傳統的核心業務在智能家居概念不斷普及的今天,看起來有了進一步普及和延伸的機會。但在中國,情況明顯要復雜的多,不僅市場普及率極低,甚至有很多消費者并不清楚它到底是做什么的。
相比溫控器,中國消費者更需要解決空氣質量、水質和安全這些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問題。這也是霍尼韋爾選擇從空氣凈化器入手的主要原因。
來自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5年包括空氣凈化器在內的室內環保產業,在國內的年產值將達到800億元,每年年復合增長率超30%,2020年將達到1520億元。
從幾百元到幾千元,包括TCL、美的、夏普、飛利浦、瑞士風、3M等國內外品牌都推出了空氣凈化器產品,如何與這些品牌競爭是霍尼韋爾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目前霍尼韋爾的空氣凈化器產品僅針對中國市場銷售,研發和生產也都在國內完成,但內部使用的相關技術和零配件則全部來自霍尼韋爾的各個業務板塊。
“由于進入這一領域的時間較短,暫時還不會對銷售量做過多要求,但從京東上的銷售數據來看排名還是很靠前的。”馬榮駿表示。馬榮駿并不擔心進入的時間較晚。“那些最關心質量的人們已經在第一波浪潮中選購了凈化器產品,而他們也會更了解哪種空氣凈化器更好。”趕上第二波浪潮是霍尼韋爾的目標,這一階段的消費者教育顯然要比上一階段容易多了。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家庭的空氣凈化器覆蓋率也明顯偏低。一名從事空氣凈化器產品的銷售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空氣凈化器在韓國的普及率最高,達到70%左右,歐洲和美國、日本也均在15%以上,而中國不足1%。在這僅有的1%中,絕大部分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仍有待開發。
這對霍尼韋爾來說無疑意味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但其更重要的目標在于以空氣凈化器為跳板,涉足其他智能家居產品領域。據馬明駿透露,明年霍尼韋爾將在凈水、安防和安全等領域推出面向中國市場的智能家居產品。
盡管霍尼韋爾有著自己的智能家居APP和系統解決方案,但這家公司愿意以一種更開放的心態來適應中國市場。馬明駿很清楚,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可以覆蓋家居住宅的所有領域,與不同領域不同平臺進行合作才是更有效推動市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