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舉行管理委員會成立儀式暨2014年度工作工作會議,部署了2015年工作計劃。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出席成立儀式并致辭。中心主任、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朱洪波表示,中心將立足江蘇,打造成為全國性的物聯網公共平臺,引領國家物聯網的發展。
據朱洪波介紹,江蘇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要實現產業的服務化和智慧化,將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中心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物聯網發展的引領陣地和公共平臺,促進江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地。
在中心管委會成立儀式上,中心宣布成立智慧農業、智慧交通物流、智慧節能環保、智慧礦山、智慧健康、智慧家居安防、物聯網共性技術、物聯網標準化、物聯網信息安全、物聯網產業示范與推廣、物聯網軍事應用等多個分中心,來自南京郵電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東南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南通大學等高校的學者,來自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工信部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國睿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江蘇賽聯信息產業研究院、南京市經信委、中興通訊、海爾數碼集團、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物聯網產業聯盟、三寶集團、南京朗坤軟件有限公司、南郵物聯網國家大學科技園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等研究機構的專家,組成了精英云集的高層次管理和顧問團隊。
下一步,江蘇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發展的六大核心任務包括: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突破;在全國形成物聯網的標準化體系;研發在全國主要應用領域的物聯網服務系統;建立面向市場的運營模式及示范工程建設;做規模化的應用,推進產業化發展;打造支撐海內外物聯網戰略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的公共服務平臺。
朱洪波表示,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向各行各業滲透,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是后互聯網時代的主要任務。后互聯網時代基于物聯網的產業應用和智慧服務,未來的技術重點不能簡單停留在信息網絡技術本身,而更應該關注如何發揮信息網絡服務系統的末梢效應和邊緣價值。未來中心的工作重點要從以技術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的根本任務就是服務社會、服務生活,提升社會生產力,促進后互聯網時代新一輪產業革命。
作為中心管委會成立后的首次重要活動,12月15日,中心與南京農業大學聯合主辦了“2014年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智慧農業主題論壇”,中心管委會成員和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藥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江蘇省農學會、北京市農業信息中心、上海市農委信息中心、江蘇智慧農業公司等高校、部門、機構和企業的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會議。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從農業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問題、農產品品質與安全感知技術、智慧農業裝備控制技術、設施農業信息感知、物聯網與現代水產養殖、農田感知、感知太湖等各自的研究領域,以不同視角對智慧農業的發展現狀、挑戰及趨勢做深入的闡釋。企業代表探討了信息產業與農業的無縫對接,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和挑戰,未來發展方向等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