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生產線機器設備的重要感知部分,近年來在工業4.0的升級改造背景中,工業3D視覺技術作為核心技術單元之一產業化進展迅速,目前加速在多個制造行業中滲透,整個產業鏈規模也呈現加速擴容的情形。
GGII數據顯示,隨著機器視覺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預計到2023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208.6億元,其中3D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34.28億元;預計至2025年我國3D視覺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元。
隨著智能制造、精密加工對于生產流程和檢測標準提出更高要求,3D視覺系統也向著更加廣泛的機器“視界”領域演進,這些變化和要求使得3D視覺應用被打開,加速了3D機器視覺在制造業的廣泛落地。下一步在工業和智能化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也會有這些趨勢變化呈現。
1.工業3D視覺技術的發展趨勢趨于高性能、多場景。隨著3D成像技術的不斷迭代,機器視覺技術的性能也會水漲船高往高性能方向發展。主要表現為工業相機成像分辨率不斷提高,圖像采集速度以及傳輸的可靠性不斷增強,同時光源從可見光向非可見光擴展,相機從單光譜項多、高光譜延伸,擴充機器視覺的應用場景。
2.向智能化,實時性發展。智能化主要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依托,運用深度學習等技術提高工業3D視覺技術處理、分析的能力,智能化將是未來工業3D視覺系統的核心賣點之一,不斷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一致性。而在數字基建中作為核心發展的5G技術將與工業3D視覺技術結合,依托5G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的性能為工業3D視覺提供實時的計算、高數據安全性,同時降低網絡中斷帶來的風險。
3. 工業3D視覺系統向集成化,小型化方向發展。隨著工業3D視覺系統核心零部件制造工藝和光學性能的不斷提升,未來工業3D視覺系統會逐漸往小型化,集成化方向發展,光學模組、通信模組和計算模組,會不斷集成到一個單一設備中,集成化的設備也拓寬了機器視覺的應用領域。
第四代的視覺技術的革新才剛剛開始,在超高精度測量等領域,國內的企業逐漸邁出了步伐,未來還有非常廣闊的上升空間。第四次視覺革命為工業生產線的設備賦予了一雙雙智慧立體的眼睛,隨著硬件設備技術不斷進步,算法與軟件持續優化,機器除了能看清立體的三維世界,也會更能看“懂”世界。
工業3D視覺廠商在升級打怪的道路上也會不斷地完善技術體系,看得更快更清晰。無論是產業界,還是投資界,都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給予工業3D視覺系統視覺信息正反饋的升維,更重要的是工業3D視覺在全球競爭格局里不斷迭代,蹚出了一條中國化的競爭力升維。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視覺革命中,低成本、高性能的工業3D視覺系統技術將作為未來工廠智能硬件設備的核心,支撐AIOT智能硬件的快速發展,助推工業互聯網萬物互聯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