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亚洲 日本-欧美 日韩 成人-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另类 精品一区视频-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99久久精品免费

 

深圳創業故事:從打工仔到服務機器人領軍者

   2018-12-19 澎湃新聞5030
核心提示:編者按:《深圳創業故事》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編,是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十周年的紀念專輯。筆者采訪了二十家在深圳雙創浪
編者按:《深圳創業故事》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編,是“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十周年的紀念專輯。筆者采訪了二十家在深圳“雙創”浪潮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和機構,多角度呈現他們的創業歷程。本文摘選自第一章“初生牛犢不怕虎”系列。

如果您來到深圳機場的安檢口,會發現一個小巧的機器人在提醒旅客:“深圳機場歡迎您,請出示您的登機牌和身份證,不要攜帶打火機、火柴,謝謝您的配合!”

這款由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勇藝達機器人”)研制的機器人,從2018年7月開始便會出現在全國200多個機場,服務數千萬人次的旅客。

勇藝達機器人是目前國內服務機器人行業中的佼佼者,2017年獲得第七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2018年,勇藝達機器人的各種產品開始服務機場、藥店、汽車4S店,并進入成千上萬的家庭中,成為青少年最好的智能伴侶。

幸運地當上學徒工

1993年夏天,剛初中畢業的吳勇謀對母親說,為了讓弟弟和妹妹多讀些書,他想輟學到深圳去打工。當時,全家就靠父親做泥水工的收入度日,要養活三個讀書的孩子異常艱難。母親默默地把僅有的200元塞給了這個懂事的兒子,讓他去深圳闖蕩。

剛滿16歲的吳勇謀從福建晉江來到深圳寶安找工作。為了糊口,他在一家合資工廠當了搬運工,每天辛苦地搬貨,一個月才掙200元。

我那時剛剛滿16歲,每天都覺得又累又餓,我想換個工作。一個月后,在工廠櫥窗看到招聘學徒工的通知后,我就毅然去應聘。”吳勇謀覺得生活對他太厚愛了,居然有這樣一個可以學習技術的工作機會,心想,只要能當上學徒工,好好學門手藝,還有漲工資的機會,美好的心愿就能滿足了!

吳勇謀順利當上了學徒工,除了學習無線電發射模擬信號方面的技術外,還有一部分工作是給日本師傅做勤雜員。師傅是工廠中負責現場管理和技術的干部,管理經驗豐富。吳勇謀下班后幫師傅洗衣服,給他倒茶點煙,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的起居生活。師傅也把所知道的東西毫無保留地交給這個乖巧的學徒,包括手機生產工藝、工廠管理流程、手機零部件知識、企業文化等。

“那個時候,我每天都是晚上十一點半以后才離開工廠回到宿舍,連續三年幾乎沒有休過周末和假期。我下班后要不斷地學習,因為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我不僅要自學中專、大專課程,還要跟師傅學習很多東西,無線電發射、射頻、聲學、力學、手機結構、手機主板等,總有學不完的東西。”吳勇謀回憶,“我曾經被師傅重重地打了一耳光,但我知道他打我也是為了讓我長記性。”

他說:“手機安裝時要安4個螺絲釘,師傅要求我從1到3,再從2到4這樣對角來安裝,但我是按從1到2再到3這樣的順序安裝的。師傅突然打了我一耳光,很嚴厲地告誡我:‘做事要懂規矩,如果沒有規矩,將會一事無成!’這句話至今還深深地烙在我心里。”

為了節省時間,吳勇謀在打工的時候頭發很短,每次都是在天橋底下花1元剪個板寸頭;為了省錢,3條牛仔褲輪流穿,工衣直到穿破才會換新的。”那四年,我就是以廠為家,只要能多學點東西,再累再苦我都不怕。”吳勇謀說,工廠鼎盛的時候有2000人,管理上提倡創新、精簡,他從企業文化中學習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四年里,他從學徒工上升到高級經理,每月工資從200元漲到2000多元。

實現了做老板的夢想

1997年春節,吳勇謀回到老家,看見家里仍然一貧如洗,想到自己打工再過十年也無法改變家中的貧窮狀況,于是萌生了創業的想法。“我想辦廠,想擁有一家如自己所在企業那樣的現代化工廠。我把想法告訴了母親,說這幾年存下來28000元,想拿這些錢當本錢,再去深圳找機會闖闖。母親同意我的決定。福建人信奉‘愛拼才會贏’的人生信條。”
1997年4月,吳勇謀到深圳找創業機會。他先是租了一間鋪面,再到華強北電子市場去尋找商機。他得知廣州電子城也很多電子配件,決心到廣州去看看。

一天,他乘上一輛開往廣州的大巴,突然聽見一個拿著“大哥大”的男子在大聲地講電話,內容是責怪對方拖了這么久不交貨。等男子放下“大哥大”,吳勇謀跟他搭訕:“大哥,你找什么貨呢?”這個陳姓老板說需要精密支架組件這個手機配件,從日本進口這個配件常常被拖延交貨時間。吳勇謀馬上說,自己可以研發生產精密支架組件。陳老板半信半疑地看著吳勇謀。吳勇謀介紹了自己曾在日本手機加工廠工作四年的經歷。陳老板答應給他一個月時間提供樣品,如果檢測合格可以給他下訂單。

“我從廣州回來后,連續兩個晚上睡不著覺,雖然我知道如何做出精密支架組件,但我沒有機器設備啊!我知道,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以后就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了。”吳勇謀冥思苦想,突然有一天,他想到之前在工廠打工時結識了一位工友。這位工友已經跳槽到另一個工廠做主管去了,能否找他幫個忙呢?

吳勇謀找到工友,請他給工廠老板談一下借用生產設備的事情。工友很熱情地推薦他去見老板,談妥租用設備按一小時60元收費,每天晚上十點以后再進工廠干活。他每天等工廠的工人都下班,再進去工作,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這樣辛辛苦苦地干了二十天,終于做出了精密支架組件,提前給陳老板送樣品。一檢測,各項性能完全達標,爽快的陳老板答應給他下訂單。

為了解決生產設備的難題,吳勇謀尋覓幾天,終于花2萬多元買到一臺二手設備,放在用來住的鋪頭開始夜以繼日地生產。從做精密支架組件起步,再到固定架等手機通用配件,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

1997年10月1日,深圳勇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勇藝電子”)在寶安成立,吳勇謀這個才20歲的打工仔終于實現了做老板的夢想。吳勇謀說:“‘勇’字包含了勇氣的意思,‘藝’代表‘技術’,和‘億’同音,我那時的夢想是實現1個億的收入。”

從陳老板到漫游通,再到富昌,吳勇謀的客戶越來越多。勇藝電子開業第一年就賺到100萬元,到2004年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億元目標。

“我們公司人數最多的時候有數千人規模,我們給波導、科健、南方高科、TCL等大型企業做手機的貼牌設計生產。從手機零配件到電鍍、貼膜、組裝、整機生產等整個環節,我們都可以承擔。2005年,我們公司的年銷售額達數億元,在河源購買了10萬平方米土地,修建勇藝達工業園,并且入股了天彩控股公司——這是一家運動相機、智能硬件等產品的JDM(聯合研發制造)公司,我擁有豐富的研發和生產管理經驗,所以就在四年時間里帶領著天彩控股公司實現了快速成長,牢牢占據全球運動相機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天彩控股公司于2015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然而,生意場上總是波瀾起伏。2008年的金融風暴,給吳勇謀的手機生產企業造成巨大沖擊。他說:“我感受到雪上加霜的滋味:‘雪’,就是金融風暴,影響了手機的外銷市場;‘霜’就是智能手機面市。之前我們主要生產功能手機,現在面臨技術轉型,而訂單又極度萎縮,5000人規模要收縮到1000人,一下要關掉4個工廠。有的員工跟了我好幾年,要辭退老員工真舍不得。為此我流了好幾次眼淚。”

瞄準機器人開始二次創業

2014年,吳勇謀在深圳寶安區創立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聘請幾十位在MTK(科發聯)、三一重工、騰訊工作過的工程師,啟動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工作。

2016年年底,LG向全球供應商發出一個服務機器人研發訂單的招標,數百萬美元的訂單吸引了來自中、日、韓等國的20多家企業參與競爭,最終勇藝達機器人以過硬的技術實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脫穎而出,并在三個月內做出了樣機:這款外形簡潔現代的機器人不僅可以360度搖擺,還能有禮貌地鞠躬,會根據用戶喜好的溫度提前打開空調,隨時監測室內空氣質量,空氣污濁時會自動開啟空氣清潔機……

四年里,勇藝達機器人持續投入數億元的研發費用,組建一支200多人的研發團隊,申請了200多項專利——其中75項是發明專利,打磨出一系列品質出色的服務機器人產品。




2017年12月5日,吳勇謀接受深圳廣電集團眾創TV頻道《創見未來》欄目專訪

創新、精簡、共贏是勇藝達機器人的文化。創新是由精簡和共贏來支撐的。精簡,就是抓住核心點,盡量簡單處理,管理等級扁平化,層級簡單,反應敏捷,戰斗力強。共贏,體現在企業內部,核心管理團隊8人、高管和核心技術骨干40人持股,讓每個骨干的利益都與企業的成長息息相關。

從手機制造到運動相機制造,再到機器人研發生產,這一路走來,吳勇謀已經從最底層的打工仔成長為成功的企業家,可他仍然信奉“愛拼才會贏”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生格言。“如果不能吃苦,憑什么你能掙錢呢?你的學歷不高,沒有背景,沒有資金,不靠吃苦,還能靠什么?我始終相信一句真理,那就是‘吃苦就是吃補’。” 
 
0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智能輸送新聞
推薦圖文
推薦智能輸送新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怡鵬達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粵ICP備2023057463號  |  粵ICP備2023057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