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亚洲 日本-欧美 日韩 成人-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另类 精品一区视频-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99久久精品免费

 

福建上潤總工周永宏:發展傳感器技術仍需突破“三道坎”

   2018-12-06 中國智能化網4700
核心提示:傳感器與計算機、通信技術被稱為信息系統的三大支柱,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傳感器升級換代,國家在1986年
 傳感器與計算機、通信技術被稱為信息系統的三大支柱,我國傳感器行業發展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傳感器升級換代,國家在1986年“七五”規劃中將傳感器技術確定為國家重點攻關項目,自此打開了國內研究傳感器的實質發展階段,形成了完整的傳感器產業鏈。
 
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與物聯網的熱潮開始,傳感器技術對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占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高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今天,我們來聽聽上潤精密儀器總工周永宏,講述我國傳感器的發展之路。
 
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1991年創立,發展至今已有20余年,20年來上潤儀器為各行業輸送了一批批高質量產品,其中,智能壓力傳感器、電磁流量計、溫度傳感器等產品成功獲得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一類物資供應商資格,高精度硅壓力傳感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獲國家863計劃立項。
 
傳感器技術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到今大體可分為三代,第一代是結構型傳感器,利用結構參量變化來感受和轉化信號;第二代是在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的固體型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由半導體、電介質、磁性材料等固體元件構成,利用材料的某些特性制成,如熱電、霍爾效應等,也稱模擬式傳感器,也是目前占有市場最高份額的傳感器;第三代則是智能型傳感器,智能型傳感器是微型計算機技術與檢測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使傳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具有機電一體化、電路數字化、傳感器微型化等特點,同時具有自診斷、遠程通信等功能,這也是目前傳感器企業持續深耕的領域。
 
周永宏表示,我國傳感器行業整體處于發展階段,沒有形成氣候,傳感器最初是作為單獨的測量儀器來探測信息,隨著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傳感器也正逐步走向模塊化、微型化、智能化、網絡化,傳感器技術的優劣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是否處在國際戰略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標志,也是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和重點發展的核心基礎技術。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傳感器市場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專家預測,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或將達一百億美元,而目前我國大量傳感器仍然依靠進口,由此可見,發展傳感器技術已經迫在眉睫。
 
周永宏表示,目前我國國內高精度、高可靠傳感器研發及產業化能力嚴重滯后于需求,技術水平相比國外有較大差距,產品一致性、可靠性水平比國外低1~2個數量級,產品的品種和系列大約是國外的30~40%,產品的產業化程度不足15%,這也導致高精度、高可靠傳感器嚴重依賴進口,從而被這些發達國家壟斷。
 
對此,周永宏指出,相比國外歐姆龍、GE、霍尼韋爾、西門子等知名傳感器公司,我國傳感器公司發展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第一是創新能力弱,關鍵技術尚未突破;第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種少、系列不全;第三是企業能力較弱,多為中小型企業,資金與實力不足。
 
在周永宏看來,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傳感器的研發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而且研發周期長,此外在高端人才上的匱乏也是我國傳感器行業難成氣候的一大原因。
 
對此,周永宏建議從四點著手。一是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和投入力度,注重自主知識產權保護;二是加強基礎材料研究,解決傳感器所需特殊材料問題;三是解決高精密制造設備,突破高性能傳感器制造難關;四是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特種高精度、高性能傳感器,加強人才的引進。
 
此外,周永宏建議,目前我國傳感器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其中,主要傳感器企業有近一半比例分布在長三角地區,其他依次為珠三角、京津地區、中部地區及東北地區等。在國家大力發展物聯網與國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其他區域的傳感器產業也將被帶動發展起來,本土傳感器企業也有望提升技術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0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智能輸送新聞
推薦圖文
推薦智能輸送新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怡鵬達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粵ICP備2023057463號  |  粵ICP備2023057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