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馬婧)12月4日,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產品的出貨量同比增長21.7%。其中,小米在 2018 年第三季度出貨量為 690 萬部,同比增長90.9%,所占市場份額為21.5%,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可穿戴設備供應商。蘋果位列第二,所占市場份額為13.1%。
根據IDC全球季度可穿戴設備的數據,市場推動因素還包括亞洲/太平洋(不包括日本)等市場的需求增長,該地區占所有出貨量的一半以上,比上一年增長21.4%。與此同時,第二大市場美國的同比增速下降0.4%,因為該市場由新用戶驅動轉變為靠更換設備和升級推動產品銷售。
IDC可穿戴設備團隊研究主管Ramon T. Llamas認為,“可穿戴設備市場也受到地理差異帶來的積極影響。中國是最大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是美國市場規模的兩倍以上,中國市場得益于強大的設備開發和實驗、低成本產品以及基本設備強勁需求,可以吸引新用戶。同時,美國市場雖然增長放緩,但為供應商提供了向現有用戶提供更多特色和更高價格設備的機會,并可能重新獲得老用戶的支持。在這兩個市場之間是許多其他處于不同發展狀態的國家,這使得供應商能夠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滿足需求。將這些地理差異與新產品公告和發布相結合,這樣就造就了強大的假日季度業績。”
IDC認為,小米在本季度出貨量最高達到690萬臺,由于第三代小米手環的成功以及小米對中國以外的國家進行大規模的業務擴張。雖然中國市場通常占小米出貨量的80%以上,但由于該公司在印度、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其他市場的業務增長,該季度中國市場占的份額下降至61%。
小米方面稱,智能穿戴產品發展至今,基本可以分為三代產品,分別是以計步為代表的第一代產品、加入了心率和屏幕顯示的第二代產品,和支持刷公交、地鐵、門禁的NFC版本的最新第三代產品。最新的第三代小米NFC運動手環延續了高性價比優勢,支持更多城市公交出行,適合經常使用公共出行服務的廣大用戶。
IDC移動設備跟蹤器的高級研究分析師Jitesh Ubrani稱,智能手表市場在本季度發展,因為兩個最大的智能手表品牌蘋果和Fitbit繼續深入研究醫療保健市場。醫療保健市場正在迅速成為可穿戴設備品牌下一個目標領域。通過嚴格的監管和更嚴格的審查,這一細分市場很可能會增加品牌價值,讓市場領導者進一步鞏固其領先優勢。
新京報記者 白金蕾 編輯 梁緣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