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網(wǎng)科技綜合報道】據(jù)《每日郵報》11月14日消息,年度技術報告發(fā)布消息,智能穿戴設備的興起,正是智能手機的“末日開始”。
未來今日研究所(Future Today Institute)創(chuàng)始人艾米•韋伯(Amy Webb)在她關于技術趨勢的年度報告中說,2018年標志著傳統(tǒng)智能手機的終結。報告稱,盡管蘋果和三星等頂級手機制造商還在推出性能已經提升的新機,但是整體銷售趨于平穩(wěn),大多數(shù)主要市場基本飽和。根據(jù)皮尤研究中心的結果,在美國,50歲以下91%的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機,95%的青少年人手一部。移動運營商GMSA稱,2017年時歐洲共有4.65億手機用戶,占總人口的85%,其中逾三分之二的設備是智能手機。
根據(jù)戰(zhàn)略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下降了5.6%;2018年第三季度,此數(shù)據(jù)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4%。戰(zhàn)略分析公司經理琳達•隋(Linda Sui)說,智能手機市場處于“事實的衰退中”。主要原因包括:運營商不再提供補貼;幾個地區(qū)庫存積聚;硬件設計缺乏創(chuàng)新;用戶回歸購買新諾基亞系列復古非智能手機;人們購買的手機價格昂貴,所以換機速度下降。
艾米•韋伯(Amy Webb)認為新紀元將從智能手機過渡到智能可穿戴設備和無形界面,比如,有生物傳感器和揚聲器的耳塞;感知運動的戒指和手環(huán);記錄和顯示信息的智能眼鏡。她寫道:“這將永遠改變我們體驗物理世界的方式。”
其他的分析師們認為,盡管市場處于停頓狀態(tài),但是智能手機短期內還不會消失。ABI Research研究總監(jiān)大衛(wèi)•麥奎因(David McQueen)認為,智能手機的外形和規(guī)格可能會發(fā)生改變,但市場仍將在未來許多年內保持穩(wěn)定。技術分析研究公司(Technalysis Research) 創(chuàng)始人鮑勃•奧唐奈(Bob O’donnell)表示,2019年,隨著5G技術和第一款可折疊或可彎曲屏幕的面世,智能手機市場可能會得到提振。“這應該很有意思,因為提供了在小設備上使用大屏幕的可能性。”
麥奎因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人工智能、混合現(xiàn)實和手勢控制的驅動下,移動行業(yè)正在開發(fā)無觸覺體驗更具沉浸感的設備。他說,新設備也可能配備人臉識別之類改良的生物技術和可折疊等更多的變化。ABI Research認為,在未來五至六年內,谷歌和亞馬遜將領導并推動智能手機和相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因為這兩家公司在這些新興技術方面的實力很強。
奧唐奈說,下一代產品可能會“更智能”。“如果你有內置在設備中的人工智能芯片,你能在沒有網(wǎng)絡連接的情況下做很多事情。” 但他不認為谷歌和亞馬遜的智能揚聲器之類的設備能取代智能手機。奧唐奈表示,盡管目前還不清楚消費者想要什么樣的設備,但說到底,這款設備將看起來很像智能手機。(實習編譯:蘇湘凝 審稿:李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