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制造主要分為流程制造和離散制造,離散制造業的特點是多品種、小批量,代表了如今智能制造的主要業態。
離散制造產業鏈中,從上游到下游存在這樣幾種角色:數控系統制造商,裝備制造商,中大型加工廠,小型加工廠(200人以下規模)。
數控系統是工業設備的中央控制“大腦”,國內市場主要被三家公司壟斷:發那科、西門子、三菱。裝備制造商采購數控系統,制造工業加工設備,銷售給加工廠。中大型加工廠(如富士康),承接大量訂單,并將部分加工任務外包給小型加工廠(即中大型加工廠的一級、二級加工供應商)。
錙云物聯是一家工業物聯網科技公司,提供數據網關、PaaS、SaaS平臺產品和解決方案,為離散制造產業鏈各環節提供價值。
我們先來看錙云的具體服務,然后看這些服務具體給產業鏈各環節帶來了哪些價值。
服務:設備聯網、數據整合PaaS、應用SaaS
數據采集和聯網
對小型加工廠的工業設備,進行數據采集和聯網。對于有現成數據接口的設備,可以直接對接協議上傳數據。對于沒有想要數據接口的設備,則需要安裝錙云的數據網關產品,進行設備數據的獲取和上傳。
數據整合PaaS平臺
連接和管理工業設備,適配品牌型號復雜的設備和多種工控協議。對于獲取的數據,實現清洗(去除異常數據)、翻譯(將數據格式轉化為上層應用能識別的)、路由(將數據分別傳給相應的應用模塊)功能。
應用SaaS平臺
提供基礎的工業大數據SaaS應用功能,包括數據管理、云MES、運維管理、刀具管理等。
為產業鏈各環節帶來的價值
小型加工廠和中大型加工廠
由于人力成本上升、行業成熟毛利較低等因素,加工廠急需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基于錙云PaaS平臺數據,管理人員可以實時監測設備異常,避免故障停機或不當操作,還可以監測每個工人、每臺設備,每天的生產量、生產效率,以優化人員、生產管理和工藝等。
錙云CEO張澄宇告訴36氪,其一個加工廠客戶的反饋是,錙云平臺幫助其產能提升10~15%,人工成本降低20%,夜班不良品率降低30%。
錙云將多個小型加工廠的PaaS平臺數據匯聚,整合成生產資源池提供給中大型加工廠,中大型加工廠可以實時看到哪些小型工廠的哪些設備是空閑的,無需等待排期即可快速下發訂單,并實時監控生產進度,從而縮短訂單生產周期,降低生產過程不確定性風險。
對于小型加工廠來說,也可以充分利用閑置加工資源,相當于幫他們進行“開源”,增加收入。
裝備制造商
基于錙云匯聚的PaaS層數據,可以為裝備制造商帶來了4方面價值:
1、獲取設備位置信息,掌握設備實際銷售覆蓋情況;
2、設備故障的責任認定,通過數據輔助判定:是設備自身原因還是人為操作不當導致故障;
3、遠程檢測、修復,降低售后成本,提高響應效率;
4、基于設備數據的精準銷售。例如,發現加工廠的設備開機率長期在80%以上,認為其很可能有新增設備需求;根據刀具等設備的使用數據,推測需要更換時間等。由銷售進行線索跟進。
數控系統制造商
核心價值在于提升客戶滿意度,與上述裝備制造商的“降低售后成本,提高響應效率”邏輯類似。
金融機構
基于錙云匯聚的PaaS層數據,金融機構可以了解加工廠的實際運營情況,為加工廠提供企業經營貸款;了解設備使用情況,為加工廠提供設備融資租賃貸款。數據可以幫助金融機構精準放貸、降低風險。
商業模式:匯聚底層生產資源實時數據池,為產業鏈多環節提供價值
總結一下錙云想要打造的模式:
通過匯聚底層眾多小型加工廠的設備、生產數據,形成實時生產資源池,充分利用閑置生產資源,挖掘數據價值,向上服務于中大型加工廠、裝備制造商、數控制造商、金融機構等,提升整個產業圈的效能。
盈利模式上,針對小型加工廠,錙云收取每臺設備1800元的設備實施費,每臺設備800元的設備年費,以及近3萬元的整體服務年費。針對裝備制造商、數控制造商、金融機構等,主要收取網關硬件費用,以及PaaS、SaaS平臺服務費。
官方提供的信息顯示,錙云PaaS平臺自17年9月底上線以來,已經與發那科、法格、中國平安等頭部客戶,以及18家小型加工廠達成合作,連接設備超過3000臺。
錙云物聯成立于2016年,于2017年5月獲得云天使基金和英華資本的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