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皖江晚報報道, 如今的馬鞍山街頭,經常行駛著一種綠色加蓋的大型車輛,它們就是新型環保智能建筑垃圾運輸車。10月12日,記者從馬鞍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了解到,從11月1日起,全市禁行區內所有涉及建筑工地渣土(垃圾)運輸作業的車輛必須為新型環保智能建筑垃圾運輸車,否則將按照城市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行政處罰。
環保智能車運輸干干凈凈上路
沿著已經硬化的道路行駛至沖洗池沖洗,再經過自動噴淋系統噴淋,最后再由工人用水龍頭洗掉車身和車輪的污泥,三道程序過后,車輛才能順利駛出施工工地。
10月12日,記者在中南·熙悅施工工地現場看到,工地內所有運輸渣土(垃圾)的車輛均為新型環保智能建筑垃圾運輸車。這種新型環保車車身以綠色調為主,車廂采用U型結構貨箱,頂部安裝柔性密閉裝置,電動卷簾式頂蓋可以實現全密封,將整個車廂變成一個密閉的“集裝箱”,運輸過程中,渣土(垃圾)不會灑漏,也不會出現揚塵。
為進一步規范建筑工地渣土(垃圾)運輸管理,防止揚塵污染,保護城市環境,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于8月27日印發了《馬鞍山市關于推行使用新型環保智能建筑垃圾運輸車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市主城區推廣使用新型環保智能建筑垃圾運輸車。
“從今年11月1日起,全市禁行區內所有建筑工地的渣土運輸必須使用新型環保智能車。”市城管執法局執法支隊二大隊大隊長勞宏斌介紹道。目前,全市有71輛現車,還有40多輛車的合同正在簽訂中,不久便會陸續到馬。不僅如此,建筑工地的施工也必須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路面硬化、沖洗平臺、噴淋設施、出入口保潔等防塵抑塵措施也需執行到位,并接受市住建委和市城管執法局的聯合驗收,驗收后才能組織施工。
安裝GPS定位系統定位追蹤方便管理新型環保智能建筑垃圾運輸車陸續投入使用后,從10月8日起,市城管執法局又陸續對車輛安裝了GPS定位裝置,實現了對車輛的定位、追蹤。
在勞宏斌的電腦系統中,清楚地顯示了已經安裝GPS裝置的15臺車輛的相關信息。車輛所屬公司名稱、車牌號、行駛時間、行駛速度、行駛軌跡等信息清晰可見。
“目前還是一個過渡性的平臺,車輛隨時處于監控狀態,可以實現對它的定位、追蹤。”勞宏斌說,在渣土運輸及車輛管理方面,原有的城市管理手段過于落后,無論車輛追蹤還是管理都是靠人蹲守檢查,現在實現了從人防向技防的轉化,大大提高了監管效率。
“下一步,我們還將建立起智能建筑垃圾管理平臺,實現實時查詢建筑垃圾管理的各項數據。”勞宏斌說,新平臺投入使用后,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渣土運輸資質公司、運輸車輛及駕駛員、消納場所等信息都將錄入平臺,建立起全市建筑垃圾管理數據庫。(黃瑩 通訊員張平 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