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產創新產品,社會上普遍存在三個疑問:對于創新出來的產品,市場和用戶會對那些企業說,你行嗎?對于完成了科技創新,拿出產品向政府部門提出進行創新驗收時,這些部門也會問這樣的問題,你行嗎?作為政府向全社會推出、推廣、推介科技創新產品時,市場和用戶一樣也在問政府,他行嗎?”其實,政府在這每一步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在產品的創新階段,用一些科技項目投入資金給予直接支持,在這之后,也希望研發的產品能達到優異的品質,所以驗評項目應運而生。
2012年起,北京市科委開展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學儀器開發培育項目,促進儀器設備和裝備等科研成果產業化,促進國產儀器壯大。自2013年起,共支持了四期合計34家國產儀器廠商的35個產品參與驗評工作,調動了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內68個實驗室開展服務。截止到2016年底,政府共投入財政經費1000萬元,儀器企業投入資金和設備1500余萬元,檢測機構調動價值1億元的儀器設備,累計工時18000小時。共完成專利14項,標準3項,著作及論文19項。經過儀器驗評服務工作,國產科學儀器產業競爭力得到提升,國產科學儀器企業產品銷量大幅提高。
四年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個具有專業化、高端化特點,適用于通用科學儀器產品的驗證與綜合評價服務平臺,在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提高國產科學儀器銷量、提升產品質量和企業服務能力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目前驗評項目是面向科學領域的,還有材料、信息安全等領域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和產品,未來也將組織進行驗證評價,與國外同類產品同臺競爭,通過驗評發現差距,帶動國產產品的改進,也樹立國產品牌和信譽,并進行推廣。
經過儀器驗評服務工作,國產科學儀器產業競爭力得到提升,國產科學儀器企業產品銷量大幅提高;盤活了首都科技資源,培育專業機構服務能力,初步形成了“虛實結合”的第三方驗證與綜合評價服務模式。通過開展驗評工作,不少優秀國產科學儀器得到社會認可,有力提升了國產儀器的研發及產業化。驗評工作為國產自主創新儀器在檢測領域的應用鋪平了道路,極大地提升了國產儀器的效率和市場占有率。
據悉,北京局還將會同相關單位繼續加大標準化研究力度,完善和擴充驗證評價工作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檢測技術標準制定工作,并進一步提高驗評難度,將驗評服務對象從相對優質小型的儀器設備向更為高端大型擴展。
驗評服務旨在扭轉用戶對國產科學儀器的偏見,篩選和扶持一批優秀的科學儀器產品和企業,幫助優秀的產品和企業走出國門,為國產科學儀器提供必要的資源整合服務。項目組以創建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服務為切入點,激發平臺科技人才、儀器設備等存量資源活力,進一步釋放平臺科技資源紅利,通過平臺成員單位的相互聯合,建立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評服務新機制。
相信在驗評服務的強勢助力下,國產儀器一定能夠加快推廣應用,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全方位展示驗證工作為供給側結構化改革提供的技術服務及發展前景。如今,中國儀器產業正不斷迎接著更多的挑戰與機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無數儀器人的努力之下,中國必將走向真正的創造強國,開創國產儀器市場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