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數據、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是全球創新熱點,而熱點的交叉領域更是熱點中的熱點,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概念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的產物,一系列新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對此陳左寧副院長表示,“互聯網+”的核心就是共享、融合,包括數據的共享、技術的共享。海爾COSMOPlat之所以是“互聯網+”工業的落地,正是在于其并不是以簡單的機器換人和自動化生產定義智能制造,而是有效借助智能集成,讓生產設備和產品在各個環節交互對話,讓用戶的需求貫穿到生產的全過程。
具體來說,通過眾創匯、海達源等模塊,用戶可以自主定義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在形成一定規模需求之后,就可以通過海爾互聯工廠實現了生產,從而讓用戶具備了"既是消費者也是設計者、生產者"的多種職能。同時,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海爾COSMOPlat也可以接受外部第三方的參與,讓大量外部資源方可以享受到海爾互聯工廠的智能制造服務同時,還可以通過共創共贏的生態架構,獲得新的發展和價值回報。
不僅如此,海爾COSMOPlat還是“企業和智能制造資源最專業的連接者”,并不局限于企業內部,而是資源共享,服務于千千萬萬的企業,能夠幫助更多的企業更快、更準確的向大規模定制轉型。現在海爾COSMOPlat平臺上聚集了上億的用戶資源,同時還聚合了300萬+的生態資源,形成了用戶與資源、用戶與企業、企業與資源的3個“雙邊市場”,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的同時還為為企業提供全價值鏈價值交互解決方案,通過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到端集成,形成了開放、協同、共贏的產業新生態。
對此,陳左寧副院長表示,海爾對工業互聯網的探索走在了中國互聯網+的前面,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事實上,目前與COSMOPlat并行的,全世界現在只有兩個這種模式。一個是德國西門子探索的Mindsphere平臺,一個是美國GE推出的Predix平臺。與這兩種模式不同,海爾COSMOPlat是唯一用戶全流程參與的,這一實現“產消合一”的平臺,正在推動制造業從 “產品主導時代”進入“用戶主導時代”。
縱觀當今世界,誰占據了價值鏈的核心環節,誰就掌控了全球價值流向。近年來,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方興未艾,給世界產業技術和分工格局帶來深刻調整和革命性影響。在這一背景下,海爾COSMOPlat定位于面向智能制造為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正在逐步構建起一個開放共享的生態體系,通過平臺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實現了工業社會化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