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會的結束,“互聯網+”正式成為中國工業發展的目標,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相結合成為未來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智能制造就是我們把互聯網技術引入到我們的日常生產當中,逐步實現工業生產線的數字智能化,從而加強機器與機器之間、人與機器之間的即時溝通,提高生產效率。
智能制造的技術推動力
智能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
毫無疑問,智能化是未來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制造業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但我們同樣應該注意到的是智能生產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采購、生產、銷售等全過程的智能化,如果不能保證全局的智能化,只實現局部的優化,那么對產業升級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智能制造的發展
互聯網+制造是工業發展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是把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模式引入到我們的日常經營生產過程中,逐步的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在我們的日常生產過程中,各個生產環節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大量的信息,經過專業云技術的處理、分析,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促進數據傳遞、分享,最終實現產品的智能生產。
要想實現智能生產,首先必須從管理體系入手,通過標準化,特別是與國際化接軌,將國際標準引入到中國的智能生產過程中,促進制造業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其次是以制造業為突破點,各行業之間進行配合共同推進“互聯網+制造”。重點是推進傳統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積極發展新工業形態、新模式,推進制造業服務化轉型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第三是要以創業創新為重點,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事業,為智能化生產提供保障服務。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產業,加快云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
總的來說,智能制造是現代先進工業生產的核心技術,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要著眼于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和前景,不斷創新工業自動化技術,縮小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這對我國工業化的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綜合國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