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亚洲 日本-欧美 日韩 成人-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另类 精品一区视频-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99久久精品免费

 

家電企業熱議中國家電未來十年“強國路”

   2014-11-25 22920
核心提示: 為奠定家電強國的基礎,“十二五”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品牌建設為突破,以提高管理水平為基礎,以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線,通過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市場結構調整,產業合理布局,引導家電行業向內涵型方向發展,實現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


      中國的家電產業歷經三十年風雨,從無到有,由孱弱發展壯大,我們用三十年時間將中國打造成為世界家電大國,從而完成了家電產業發展的第一命題;而從“家電大國”到“家電強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這一目標,則是需要我們在未來幾十年或更長的時間去實現的第二命題。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第五屆二次常務理事會上,“中國家電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討論稿中,確定了將我國由家電大國發展成為家電強國的目標。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過去30年,我們依靠低端制造、低成本競爭、低價出口的策略迅速成為了世界家電大國,當初引以驕傲的銷售模式卻成為了當今產業發展的瓶頸。新的十年,中國家電行業只有通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塑造新優勢,搶占先機。

實現家電強國是我們的目標,“十二五”是關鍵時期,“十二五”主要任務是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產業從規模優勢、低價格優勢向技術優勢轉變,向全球制造業產業鏈高端轉移,這不但是企業競爭所必需的,也是產業發展新的機遇。

全球產業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為何要實現“家電強國”?其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環顧當前的國內外產業形勢,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因素導致中國家電產業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很多挑戰。只有當“家電強國”的目標實現后,中國的家電產業才能從容應對諸多的難題。

在理事會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清晰的指明當前中國家電業遭遇的全球產業環境。

步正發表示,世界經濟復蘇的過程漫長曲折,全球貿易投資短期內難以恢復。世界經濟已經走出了最危險和困難的階段,在曲折中發展,但是還沒有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經濟復蘇的基礎還非常脆弱。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采取了緊縮的政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反傾銷、貿易糾紛愈演愈烈,給我國家電出口增加了新的困難。新興的經濟體、發展中國家對我們的合作和競爭又有新的特點和不確定的因素。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結構、需求結構、產業結構、經濟制度醞釀著重大變革,世界科技孕育著新突破,發達國家加快調整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更重視實體經濟,提出再工業化、制造業再造,綠色新政、低碳、新能源作為突破口,搶占科技和產業制高點。這種戰略的調整和經濟制度的變革,給中國家電產業帶來很大壓力。

“我們原有的優勢,即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步減弱,我們的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和環境制約。” 步正發表示,我國家電行業長期積累的粗放式發展矛盾進一步顯現,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投入不足,缺乏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產品附加值低,產業基本上還處于世界產業鏈的中低端。

“我覺得這些挑戰和形勢,要進一步研究。今后五年家電要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總的來說,機遇大于挑戰。因此,行業要有信心,有希望,有能力。”盡管形勢嚴峻,步正發還是給行業打氣。

讓自主品牌成為“家電強國”推手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家電大國,但還不能稱為家電強國,那么,家電強國的標志又是什么,成為常務理事會上討論的熱點。

為奠定家電強國的基礎,“十二五”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品牌建設為突破,以提高管理水平為基礎,以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線,通過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市場結構調整,產業合理布局,引導家電行業向內涵型方向發展,實現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

圍繞這一目標,與會企業代表談得最多的是自主品牌和企業實力。

自主品牌并非擁有一個自己注冊的商標就可以,而是需要一個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海爾集團高級副總裁周云杰表示,由賣材料到賣品牌,由賣產品到賣技術,這需要技術創新,標準創新,管理創新,如果沒有這三個創新支持,則很難實現。海信科龍總裁周小天更是一語中的,他指出,是否是家電強國的關鍵一點,還要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將成為判斷家電強國非常重要的標志,只有靠積累得來的認可,才有生命力。

家電強國同樣要求具有自主品牌的企業擁有相當的實力,需要企業具有在戰略、技術、組織、管理結構等方面具有綜合競爭力、跨國經營能力、先進的企業價值觀。美的電器副總裁黃曉明則特別強調了企業軟實力的提升。大金空調副總經理金和平表示,家電強國的企業要具有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新能力,這個能力不僅包括自主知識產板和核心技術的競爭力,還必須有將其推出新市場的不斷更新的商業能力,以此能夠在世界高端家電產品市場取得一定影響力。

另外,可持續發展、國際話語權等標志也都被提及成為家電強國的標志。周云杰介紹,可持續發展首先是低碳,如何在低碳的前提下持續發展,物聯網的運用可以解決。小天鵝總裁柴新建還特別指出,衡量家電強國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國際化,而要實現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產品的工業設計,我國企業在這方面做得還有差距。

掌握核心技術是戰略突破口

目前,中國家電行業的生存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中國人工的低成本優勢逐漸減弱,節能環保要求越來越高,海外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中國家電工業要實現“強國”目標,則必須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不能在低水平上競爭。因此,如果不能盡快在高端產品的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突破,就難以改變在全球家電價值鏈中的中低端地位,難以實現從家電大國到家電強國的跨越。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處長李平提出產業鏈協同作戰的發展思路。他表示,制造產業鏈包括原材料生產、零部件生產、整機生產和服務四個環節,要想成為家電強國,每年環節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政府、協會、企業應共同努力,解決技術攻關問題,讓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一個產品不能代表中國制造,必須從整個產業鏈各個環節具有核心競爭力才行。”李平說。

與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同等重要的是加大自主創新,唯有加快自主創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企業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海爾電器副總裁周云杰表示,中國要成為家電強國,必須在四個方面進行創新,一是商業模式和贏利模式上的創新,二是產品結構的升級和調整,三是核心技術創新,四是兼顧國內外兩個市場。

美的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黃曉明提出,企業未來的增長一方面來自外部整體市場規模增長帶來的行業機會,另一方面來自世界家電產業轉移帶來的行業整合機會,此外,還來自于企業內部的改革與創新。

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銷售官吳建科則建議那些準備走向全球化舞臺的中國本土企業應仔細研究國外跨國企業的成功經驗,并產生自己的套路。“中國擁有的巨大的極具誘惑力的市場,我們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擁有自己獨有的產品和技術線路圖,獲得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與接受。”吳建科說。

上海日立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芳同樣表示,家電行業應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制定行業技術發展路線圖,以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向。

 
0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智能輸送新聞
推薦圖文
推薦智能輸送新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怡鵬達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粵ICP備2023057463號  |  粵ICP備2023057463號-1